在疫情防控中拓展思政课教学新空间-js4399金沙线

 在疫情防控中拓展思政课教学新空间-js4399金沙线
教育新闻 education news
当前位置:  js4399金沙线-js555888金沙 > 教育新闻 > 正文
在疫情防控中拓展思政课教学新空间
 
教育新闻      2020-05-26 09:38:07             点击次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建立起“互联网 教学”“智能 教学”的新形态,从而实现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老师要教好”“学生要学好”的目的。

  面对挑战,高校思政课要迎难而上

  思政课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堂、主渠道和主阵地,是高校课程中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深的核心课程、关键课程和灵魂课程,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铸魂固基的关键课程。2018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教育信息2.0行动计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要求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全面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支持学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逐步实现信息化教与学应用师生全覆盖。在疫情防控攻坚战的特殊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愈加明显:

(一)教育变革观的转变。疫情期间,教育部鼓励开展线上教学。从教学实际情况来看,不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线上教学都还存在一些问题。整个教育系统,乃至全社会要正确看待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育方式,以更好地应对疫情,应对未知的变化。同时,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这一角色受到了冲击,特别是思政课教师,最大的影响就是改变了面对面的传统教学场景,如果思政课教师对新媒体技术不想用、不去用或不能用,就会不同程度的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二)教学资源观的转变。目前,许多高校都在建立自己的在线教育平台和资源中心,开发线上教学课件,但课程雷同,课程质量高低不一的状况确实存在。而高校思政课资源的共享和效能的最大化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下的“互联网 ”教育大资源观,包括的教育不仅只是把一杯水注满,更是把无数的一团火点燃,实现教育的共创、共建、共享和共赢,实现各门课程的同心同向,协同育人。

(三)技术素养观的转变。思政课教师不仅要会利用信息技术,更要及时提升信息素养观,让自身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有效结合,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当前,高校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素养总体上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意识比较淡薄,愈是传统教学经验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主动运用信息技术的观念愈是不够;二是教师信息技术理论较为缺乏;三是教师解决线上教学问题的综合能力较差,需要在实践教学中锻炼提高。

(四)教育技术观的转变。教育技术不能仅停留在教学环境中,而是要嵌入到教学系统中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办好高品质教育,离不开具备现代技术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技术观的转变,就是要克服思政课还不同程度存在的师生信息化教与学的运用不够协调充分,思想理论性和针对性、亲和力不够强,教师的成就感和学生的获得感不够高,思政课的美誉度和影响力还不够广的问题。

  抓住机遇,思政课教学开拓发展新空间

  这次疫情让思政课教学从线下走到线上,互联网的传播给思政课教学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理想的发展前景。

(一)提升思政课信息技术素养。思政课程素养的提升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全国高校“一盘棋”,从国家层面来组织、调配思政课程资源,从各高校的特色来挖掘思政课程资源,把静态的课程变成动态的课程,把独有的课程变为共享的课程。二是高校党委应重视思政课线上教学,领导要带头听课讲课,带头推动线上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参加思政课教师的集体备课会,为办好线上思政课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三是打造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经常性地对思政课教师进行慕课录制、微课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新媒体运用、网络操作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培训,让教师从台上走到屏前,讲好讲活思政课。

(二)让“互联网 ”更好地为思政课所用。这次疫情,倒逼思政课教学更好地使用“教育 互联网”的策略和路径来办好思政课教学。教师要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媒介开展教学,抢占网络教育阵地,充分发挥网络的意识形态传播功能,上好思政课扩大影响力。这次疫情防控可成为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在线思政课内容,同时更应成为最有成效的思政课程。要调动教学名师、优秀导师、辅导员、班主任积极参与网络育人,将抗疫故事融入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

(三)完善思政课教学体系。积极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两翼的思政课教学体系。要完善思政课教师网络备课服务支撑系统,建立纵向跨学段、横向跨学科的交流信息平台,深入开展相邻学段思政课教师教学交流研讨;应推动建立思政课教师与其他学科专业教师,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本硕博一体化的交流融通机制,达到推进思政课教学资源的融通和效能的最大化。

(四)抓好线上思政课课程教学设计。高校党委应始终把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选择优秀的智慧教育工具和教学资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更好地完成疫情防控期间的线上教学任务。同时,不断推动“思政课”信息化智能化教学发展,逐步建设一批有深度、有影响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视频。思政课教师要积极把控网络的主流思想,引入正确的网络资源作为教学案例,与学生展开讨论分析,做好引导,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活动,传播正能量。

(五)用好融媒体教学手段。抓好课堂,上好每一堂思政课是全面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关键环节。在当前的背景下,思政课教学必须创新教学方式,积极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抓住机遇建设一批线上思政“金课”,全面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全面发展。

(六)注重线上思政课教学评价。评价线上思政课的质量,主要围绕教师、学生两个角度来展开。评价“教师的教”,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和教师素养等一级指标出发设计二级指标要点。更重要的是,还可以评价“学生的学”,主要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个部分。总的来说,要建立基于“互联网 ”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线上评价体系通过对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进行多元化、过程性和全面性的评价,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教学信息素养水平的不断提高。(作者:陈鲁雁,系云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

信息来源: 《光明日报》( 2020年05月12日15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