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学校” 应淡化身份强调责任-js4399金沙线

 “双高学校” 应淡化身份强调责任-js4399金沙线
教育新闻 education news
当前位置:  js4399金沙线-js555888金沙 > 教育新闻 > 正文
“双高学校” 应淡化身份强调责任
 
教育新闻      2020-05-25 11:36:53             点击次

随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建设名单的正式公布,业内外热盼已久的“双高计划”总算尘埃落定。疫情过后,相信各个学校将会热热闹闹、高规格地举行启动仪式。

  双高计划建设名单落地,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位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高职学校领导非常遗憾地对笔者说:辛辛苦苦半辈子,一纸公示让我难受下半辈子(这所高职学校没入选双高计划建设名单——编辑注)。又一位转岗不久的高职学校领导对笔者说:“我这人运气还是不错,换了单位且得了‘双高学校’校长的好名。”

  作为一名在业内工作实践和思考已久的高职一员,引起笔者最为深刻的思考是,究竟什么是“双高计划”的指挥棒,是政绩,是荣耀,是标签,是责任,是担当,是使命?

强化责任意识,淡化过度的身份

  “双高计划”名单一经公布,不少高职学校校长的名片上就加了一行: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更有甚者进一步强调:a档。这种标法符合国人的普遍心理,本身并没有错。但进一步深入的思考便是,“双高计划”究竟是责任还是身份,如果把它当作身份,甚至连开会排座次也要以此排队排序,那是不是身份意识过大了?殊不知,充其量现在还不过是一个立项建设单位而已,有道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如果把立项建设当作建设结果,而过多强化了身份,把地位本来就不高的高职学校又分成三六九等,那岂更不利于带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对于大量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高职学校,更是难以抓到发展机遇了?

  笔者认为,“双高计划”首先要强化建设单位的责任,首要的是要强化党委书记和校长的责任,强化责任才能推动建设、推进改革、促进发展,才能引领改革、支撑发展,才能使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使命落到实处。

要强化使命意识,淡化过分的优惠

  高职“双高计划”建设项目作为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作为中央财政拉动的重大职业教育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给予必要的资金投入,出台相应的政策配套措施,是必要的。因为“双高计划”明确要求要建设中国高职教育的“样板房”,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教育,要探索形成国际先进水平的高职教育政策、制度和标准,形成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也就是说,为改革探索、创新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政策倾斜和政策优惠。

  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如果过度地依靠各种政策优惠,过于倾斜的专项资金,既无助于建设单位强化使命担当、创新思变,更不符合财政资金使用的公平和绩效原则。

  因此,我们必须提倡建设单位立足现有条件,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锐意改革,尤其是在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下功夫,在提高技术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上见成效,在教书育人、因材施教上有作为。

要强化绩效意识,淡化过细的投入

  高职教育办学治校是一项整体性工作。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其核心任务是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而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它也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及国际交流合作的职能。

  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及办学治校是一个整体,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三教”改革等都是相互关联的,“双高计划”文件确定的10项改革发展任务之间也带有综合性。正因为这样,虽然我们需要编制预算、细化方案,但一定要有综合绩效意识,防止过分碎片化和凌乱化。更何况,“双高计划”与平时日常工作紧密连在一起,有时也难以截然区分,因此,过细的管理划分反而会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当然,作为一个重大建设项目,赋予“双高计划”建设学校更大的自主权也许更为重要,比如在机构设置调整上的自主权,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上的自主权,在教师专业技术评聘上的自主权,包括财务资金使用,绩效分配奖励上的自主权等更加重要。也许自主权可能是更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创新力,也是中国特色高职教育的发展源动力。(作者:周建松,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会长、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信息来源: 中国青年报(2020年05月11日06 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