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岩:地方本科转型,建设高职本科的唯一路径?-js4399金沙线

 崔岩:地方本科转型,建设高职本科的唯一路径?-js4399金沙线
教育新闻 education news
当前位置:  js4399金沙线-js555888金沙 > 教育新闻 > 正文
崔岩:地方本科转型,建设高职本科的唯一路径?
 
教育新闻      2016-03-25 10:13:29             点击次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引导一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的目的,就是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填补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层次的空白。因此,举办高职本科已然成为完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必由之路。国家“三部委”近期出台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则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以及健全职教与普教沟通机制的试点先行与突破探索之举。但是,发展高职本科是否仅有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这条独木桥?这仍需我们搞清楚四个方面的问题。

  厘清职业教育的内涵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外延

  搞清楚“职业教育”的内涵和“高职教育”的外延,是厘清举办高职本科主体的先决条件。在我国,职业教育包含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个阶段,其内涵范围覆盖着“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和以培养技术管理型人才为目标的技术教育”,这与国际通用的“技术与职业教育和培训”同义。而“高职”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简称,是一个涵盖多个层次的系统概念,不仅限于专科层次,之所以一直将高职教育与专科层次画等号,是由于过去为了将高等专科学校转入职业教育体系,强化其职业教育属性,才出现了这一概念和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在强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今天,拥有双重属性的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和现代职业教育的最高层次,其完整体系包括高职专科、高职本科乃至更高层次。如此看来,在职业教育体系以专科为终结、又与普通高等教育沟通不畅的当下,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重心在于高职本科教育。因此,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以下简称地方本科)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一支主要力量来举办高职本科教育,可以解决职业教育“断头路”的问题,也为专业学位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廓清道路。

  地方本科转型存在的困境与阻力

  从经济成本角度分析,在不增加本科数量的基础上,地方本科转型是发展高职本科的一条路径,但地方本科转型成应用型本科就是高职本科吗?现实并不那么简单。一是地方本科的办学观念是“学科本位”,而非“高等职业教育本位”,让其转到高等职业教育这条发展路径上,并非易事;二是地方本科都在倡导培养应用型人才,但仔细研究其人才培养方案发现,实际上仍朝向学科型来培养,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与高职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截然不同;三是产学研合作教育不深入,企业参与合作育人缺乏必要保障;四是师资队伍“重学历、轻能力”,教师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相对较低;五是科学研究“重科学、轻技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相对较低;六是地方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条件和可共享的资源普遍比现在的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弱。由此看来,如果地方本科真正要转型发展,必须开展一场“脱胎换骨”的教学革命,否则,就失去了发展高职本科的实际价值。

  多路径探索实践是高职本科教育发展的理性选择

  既然引导地方本科转型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困境,以这一条路径来发展高职本科势必存在着巨大瓶颈。借鉴二十世纪末举办高职教育“三改一补”政策调整的经验,高职本科的发展必须突破制度和观念障碍,尝试“一转一试两并两合作”等多种路径。“一转”是地方本科转型;“一试”是遴选实力强的国家示范高职院校或某些高职院校行业特色鲜明的优势专业先行先试;“两并”是实力较强的高职院校与地方本科合并举办高职本科;“两合作”是转型本科与高职院校对接地方产业联办四年制本科。上述路径的提出,除了以本科转型作为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主力军外,最核心的是将高职院校按照不同的办学形式列入高职本科的生力军。

  理由是:一是社会有需求。产业升级改造、中国制造战略等对高等职业技术应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种类型的人才正是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而地方本科毕业生就业难、就业率低,难以满足企业需求的现象已经凸显;二是升本有基础。我国高职院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尤其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办学基础比较扎实,实践教学资源普遍比地方普通本科要丰富,办学的整体实力不比地方本科差,已有天津中德职业学院升本的先例;三是从国际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就不难看出,高职院校举办高职本科是现代职业教育扩展空间的基本方向,欧洲应用科技大学的前身基本上都是在高等职业学院、工程师学校的基础上整合发展起来的,承上启下,延续了职业教育的办学基础和发展传统,为我国高职院校试办本科提供了借鉴。但高职院校进入职业教育的本科层次是有条件要求的,必须是在国家示范或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中进行试点,选择办学实力强的学校举办高职本科。

  发展高职本科必须突破制度和政策屏障

  高职本科教育怎么办?怎么办好?制度和政策障碍是高职本科办学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不论是地方本科转型,或是高职院校与地方本科合并,还是高职院校试办或联办高职本科,必须完善法制,在体制机制上提供有力保障。目前正在试点的高职本科教育,普通本科高校是举办方或是联合办学的主导方,一定程度上会偏离技术技能型导向,影响高职本科的发展方向。所获得的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都是由具有学士授予权的普通本科高校颁发的,与普通本科高校的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无异,体现不出高职本科的特色。因此,一是早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将高等职业教育从实施专科教育扩展到实施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从为职业教育构建完整体系获得法律保障;二是在现有专业学位的基础上,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设立专业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制,从完善学位制度方面,加速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

  由此,也可增加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分量,提高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增强吸引力;三是加大国家政策性投入,增强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实力。我国现行高职教育的国家财政性投入远远低于普通高等教育。高职教育要提升层次,势必要求更高的师资配备,更完备、更先进的设施设备。这就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力度来增加高职教育综合办学实力;四是理顺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高职教育作为一种具有高教与职教双重特性的专门教育类型,长期以来跻身于本科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之间举步维艰,处于边缘位置,在夹缝中求生。政府职教部门工作重心是中等职业教育,高教部门工作重心是本科教育,致使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缺乏针对性的分类指导和监督管理。

  不论是地方本科转型,或是高职院校与地方本科合并,还是高职试办本科,还是高本联办贯通培养,采取任何一种路径来发展高职本科,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都不能一拥而上,必须稳步推进、试点探索,才能促进高等教育将相对过剩的学术教育资源逐步转向高职本科教育,从根本上缓解当前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就业难题;使高等职业教育结构从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上对接社会、对接市场,以此避免本科转型高校的同质化倾向和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的结构失衡。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技术技能人才,国家技术创新、服务方式创新才有依托,由中国技术创造引发的中国富强之梦才能成为现实。

(作者:崔岩  单位: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摘自《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来源于《光明微信教育》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