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丨北京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赵志群-js4399金沙线

 专访丨北京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赵志群-js4399金沙线
教育新闻 education news
当前位置:  js4399金沙线-js555888金沙 > 教育新闻 > 正文
专访丨北京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赵志群
 
教育新闻      2017-06-14 08:24:27             点击次

    赵志群,北京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职业能力测评和国际合作,先后出版了《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技能振兴:战略与技术》berufspädagogen in china auf demwegzurprofessionalität”“area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等多部著作,发表核心期刊论文百余篇。作为访问学者,赵志群教授在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等10余所著名高校、国家研究所和企业进行过学术交流或合作科研。他主持和参与过多项国际、国家科研项目,承担了国家、地方政府、行业管理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国际援助机构开发咨询工作。20163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一词瞬时风靡大江南北。提起工匠精神,人们首先想起的是工业和职业教育发达的德国,本刊就此问题对在德国长期学习并参与了广泛合作项目的赵志群教授进行了专访。



工匠精神是一种民族精神


    《世界教育信息》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纲要均提出,要营造崇尚专业的社会氛围,大力弘扬新时期工匠精神。请问在您看来,我们应如何理解新时期的工匠精神?

赵志群: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卓越的工匠。传统的工匠精神代表着追求细节完美、专注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态度。随着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新一轮产业革命初见端倪。在新的产业模式和生产组织中,工作任务和工具发生了变化,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却没有改变。如果缺乏工匠精神,那么做任何有较高要求的事情都难以成功。


德国的“工业4.0”在全球制造业掀起了新一轮技术革命,德国强大的工业体系和制造实力源于其深厚的工匠基因。反观中国,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仍以粗放、劳动力密集型加工为主,中国产品被贴上了低质低价的标签。不少企业追求“短、平、快”,工作态度浮躁,忽视产品的品质,工匠精神缺失,沸沸扬扬的“马桶盖”事件即佐证之一。事实上,很多时候我国产品的质量不好,并非由于生产技术水平不高,而是工匠精神缺失导致的。


工匠精神是发展制造业的基础,是提高产品品位和档次的关键。目前,中国正处于转型升级和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时期。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提高产品品质,化解过剩产能,这既需要在技术、工艺方面的创新突破,也需要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扎实推进职业教育改革


    《世界教育信息》

    工匠精神的培养主体包括职业院校和企事业单位。也就是说,工匠精神的培育还需职业教育的支撑。如何将工匠精神渗透到职业教育改革中去?

赵志群:这需要从两方面加以理解。一方面,职业教育以培养工匠为目标,但是仅靠学校的力量还远远不够。开展校企合作是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举措。人社部和教育部分别推进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和现代学徒制试点,均是培养现代工匠精神的有益探索。学徒制的实施和落实需要法律法规来保障。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学徒制被视为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这些国家不但出台了相关劳动和教育法律政策,为学徒制提供法律保障;还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和监督机构,从制度上规范学徒制的实施。另一方面,职业院校也要苦练内功,这既不是盲目追求规模和“高大上”,也不是奉行“拿来主义”,不能不经研究而简单盲目照搬国外的模式。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在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报告中明确强调,职业教育要做到“学有所教,教有所能,能有所用”。我们应当面向市场和社会需要办学,完善职业教育进入和退出机制,建立符合需要的专业和课程,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办出特色,打造品牌,重在实效,而不是盲目追求大规模和高等级。我认为,这是培育工匠精神的要旨所在。培养工匠精神需要踏踏实实做好质量保障工作,将国家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各项精神和要求落到实处。




工匠精神的推广需要大力培植市场土壤


    《世界教育信息》

    有观点认为,现阶段我国缺少工匠精神,主要是因为工匠精神在我国缺乏成长的土壤。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应如何改善现状?

赵志群:工匠精神在我国缺乏成长土壤的表现有二:一是很多企业缺乏创新动力和意愿;二是总体来说,企业给技术工人的待遇不高。


在企业创新方面,不容否认的是,国内很多企业缺少长期发展眼光,比较短视,不注重产品质量的提升和自身品牌的树立,只在乎当前利润的多寡。曾有企业主表示,自己企业曾经研发出一款新产品,深受市场欢迎。但一夜之间,40多家企业都开始生产一模一样的产品,产品利润骤降。久而久之,企业失去了创新研发新产品的动力。不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缺乏科研创新平台,这是工匠精神难以深植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很多中国人愿意花更多钱买高质量的产品,很多优秀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产品质量提高和品牌塑造。市场环境不断改善,这为培养工匠精神提供了非常好的契机。


在工人待遇方面,以国际经验来看,工人待遇比较好的国家和地区的工会和行业组织的力量往往比较强大。德国的产业工会如金属工业工会代表着产业的利益,他们从产业长远发展的角度规划工人队伍的发展,通过劳资谈判为工人争取更高的待遇。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通过集体协商工资制度,保证技术工人的待遇水平。近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同时《意见》也指出,要改进人才评价考核方式,发挥政府、市场、专业组织、用人单位等多元评价主体作用,加快建立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的人才评价制度。中国是一个“唯学历”氛围很重的国家,打通技能人才晋升的天花板,在全社会形成“不唯学历唯能力”的氛围,这是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基础。




培养高质量的工匠需要机制和精神层面双管齐下


    《世界教育信息》

    那么,要想培养出高质量的工匠,您认为我们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呢?

赵志群:工匠精神起源于手工业。纵观全球,发达的手工业常常是高质量工业生产的基础,也是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的重要条件。职业教育要想培养高质量的工匠,应当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在机制层面,建立培养工匠的现代学徒制或新型学徒制。历史上最早的制度化工匠培养方式是行会学徒制,即西欧中世纪新兴城市商人和手工业者行会组织的职业教育。那时人们必须先当学徒,才能进入一个行业。行会主持学徒制,负责订立师徒契约和规定学习标准。学习期间,师傅应教会学徒掌握一种职业技术,为其提供住宿和衣食,并传授读写算、宗教等知识;学徒应服从师傅指导,努力学习和工作,恪守职业道德。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极大提高,传统岗位逐渐被灵活、整体化和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综合任务所替代,这对工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计划、决策和分析复杂问题的能力,这只能在真实的“工作情境”和“工作过程”中获得,纯学校教育模式无法独立承担起这一重任,只能采用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方式,这就是新型学徒制(编者注:或现代学徒制,下同)的核心。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合作教育制度,它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基于学校的,另一种是基于企业的新型学徒制(国际上也有称之为培训生制的,traineeship)。建立和发展现代学徒制,是我国当前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探索。现代学徒制有很多特点,如涉及相关利益群体更多,需要新型的规范化运作机制,学徒对象扩大(包括在校学生和普通高校毕业生),学徒制与正规学校教育相融合,以及第三方培训(或中介)机构的出现等。现代学徒制要想实现所期望的政策目标,须满足一些公认的质量标准,否则失败的风险会很大。在这个方面,我们首先要确定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制度性特征。从国家层面进行制度设计,确保现代学徒制能够实现以下目标:赋予学徒独特的、具有“准员工”和“学生”双重地位的法律身份;确保学徒(学生)能够获得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与传统学徒制强调操作技能训练不同,现代学徒制的培养目标是完成“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并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获得“工作过程知识”;由于现代社会劳动分工减弱,应引入“核心职业”理念和开放式的职业标准,满足劳动市场的灵活性发展要求;引进科学的职业分析方法,通过分析职业的“次级因素”(如生涯发展)确定职业标准,确保职业的稳定性,并为建立职业认同感和发展职业承诺奠定基础;确保学徒在企业停留一定学徒期限,满足企业对培训投入与产出效益平衡的功利性要求。其次,我们还要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国家、地方和行业协调统一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对学校和企业合作有约束力的规章制度;建立跨越传统教育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专门机构(如“学徒中心”)承担协调工作,建立多方参与的协调机制;在国家层面组织开发统一课程标准,保证学习成果在不同地区均得到认可,但企业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有相对的自主权;建立专门的学徒制指导教师(实训教师)培养和管理制度,保证企业实习质量;各利益相关者(特别是企业)、职业院校和职教研究机构可以系统参与到职教政策讨论和对话中。


第二,在精神层面,培养对高质量人才培养过程的精神追求。进入新世纪,通过一系列质量提升项目和质量评估工作,我国职业教育的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是从整体上说,高技能人才质量仍然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这里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乏严谨的工匠精神。在目前社会心浮气躁的大环境下,大家重视“短、平、快”项目带来的即时利益,常常忽略职业教育的品质灵魂。很多院校热衷建立万人大校,可以在短时间内造就出几种甚至数十种创新“理念”和“模式”,但其真正的内涵建设却要弱得多。例如,在远郊区建立规模宏大的校区和职教园区,是否思考过职业教育需要校企合作,而很多服务类专业恰恰需要近距离接触其服务对象?国际上成功的“社区”学院模式是否预示着一定的规律性?


又如在中、微观层面的教学领域,作为重要的教学或课程模式,项目教学已成为共识。但是很多院校没有深入学习其内涵,没有研究其能解决什么问题、有哪些局限性、有哪些关键点,而是盲目照搬,从而造成实践的混乱。例如,目前我们对“学习项目”至少有三种理解:一是具体的产品、服务或决策;二是按照“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能力发展逻辑规律所定的确定的、工作过程完整的、具备职业典型性的工作任务;三是按照汉语“项目”的原始意义,即“事物的条目”,因此会有“知识教学项目”和“技能训练项目”。这样的结果是,项目教学改革思路和措施五花八门,不同院校在进行相关研讨交流时常常用同样的词语,谈的却不是同样的事情。


事实上,项目教学是起源于16世纪欧洲建筑工程教育的职业专业化过程的教学方法,它的发展已经历了多个阶段。1596年,意大利罗马圣卢卡艺术与建筑学院组织建筑设计作业,这一无需实现的学习性设计被称为“项目”。之后,项目教学发展成为一种常规教学方法,出现了项目教学的线性模型,即先课程教学后项目实践。后来,项目教学法被推广到手工艺训练和普通教育学校,又出现了整体性项目教学模型。美国教育家克伯屈对项目教学进行过重新定义,认为是一种“用心而有目的的行为”,这标志着项目教学法的成熟。20世纪70年代,项目教学被“重新发现”,并首先在职教领域得到推广,被认为是培养关键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不同的理解给职教实践带来很大麻烦。很多院校根据实际进行的探索,往往轻易就被某个验收专家否定。人们只能不断引进和变换更多的新概念,以显示自己的“创新”能力。


了解前人的成功与失败经验,是创新的基础。由于不关心理论依据和缺乏实证基础,我们的教育实践总是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我们有的时候甚至担心,一些本来很好的新理念,有可能退化为毫无意义的概括;而一些本来很有价值的实践,也可能仅仅成为一种短暂的狂热。


事实上,工匠的创新,并不永远是惊天动地的,而是持续的改进与反思性实践。如果本着工匠精神来搞职业教育,那就是: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严谨,耐心,专注,专业和敬业。工匠享受着其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采访、整理/郭 伟)

                                                          来源:世界教育信息微信公众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