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工匠之师 支撑中国制造-js4399金沙线

 培养工匠之师 支撑中国制造-js4399金沙线
教育新闻 education news
当前位置:  js4399金沙线-js555888金沙 > 教育新闻 > 正文
培养工匠之师 支撑中国制造
 
教育新闻      2017-10-10 09:58:13             点击次
 

 在今年教师节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考察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并看望慰问师生,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这表明,党中央和国务院非常重视职业教育,非常关注职业教育的师资培养。李克强总理指出:现在一些方面技术上可以做到精细,但在大批量生产产品时往往就有明显差距,影响了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感受和信心。希望通过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和高水平的技能大师带动,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让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遍布中国各类型、各领域的企业,深入每一个制造环节和每一道工序,使大中小企业都能生产出精细化产品,成为带动中国制造跃升的重要支撑力量。这段讲话不仅指出了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指出了培养工匠之师的现实性。

工匠之师既是教师,又是师傅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教师被定义为“双师型”教师,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践教学。

工匠之师,集教师与师傅于一身,形象而直观,既指出了接受职业教育学生的培养规格,又准确定位了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目标;既提出了校企合作的要求,也为教师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作为教师要懂教育,作为师傅要有技术;作为教师教书育人,作为师傅带徒传艺;作为教师立德树人,作为师傅传道授业;作为教师传授职业之技,作为师傅传承工匠之道;作为教师上得了讲台,作为师傅下得了车间。职业教育教师能文能武,讲练结合,双重身份一人兼,双重角色一人扮,双重重担一人挑,驾轻就熟地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工匠之师既是灵魂工程师,又是卓越雕塑师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不仅是学生的楷模,高尚的师德对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也具有引领作用。好的教师总是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气质感染、感化学生,大力弘扬良好师德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当前,“中国制造”正在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需要大批工匠之才。玉不琢不成器,大国工匠的形成如雕琢玉器,需要工匠之师在实践中去雕刻、塑造,在传授职业技能的同时培养职业精神。卓越雕塑师既雕塑作品,也雕塑人品;既雕塑物质产品,也雕塑精神价值;既传授技艺,又传承技术技能;既立心、也立技。

工匠之师要以德养技、以德行技、德技双修、知行合一,这样才能教人以道义、教人以技能、教人以智慧、教人以发展。

工匠之师既重视书本知识,又重视实践技能

工匠之师要夯实理论基础,提高应用水平。书本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认知世界、探索未来的工具。作为教师,必须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这样才能有效地教学、生动地讲解,所以书本知识非常重要。

而职业教育又是能力本位的教育,强调突出实践能力。知识不等于能力,但知识是能力的源泉,能力是知识的应用和转化,能力不能离开基础知识而独立存在,只有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才能提高能力。

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转化成能力,所以实践是能力训练与提高的最好途径。知识和能力的形成并没有严格的先后界限,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四年实践教学不断线,一边学习,一边实践,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共同提高。

工匠之师既要广闻博学,又要术业专攻

常言道,“教师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体现了教师广闻博学的特点。

作为工匠之师,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行业企业背景知识,了解世界技术技能前沿水平,把握国内外行业动态,掌握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同时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

作为工匠之师,还要通过勤学苦练、不断钻研,在某一领域有专门的造诣,成为某一行业的大师。

工匠之师是拥有“宽泛扎实的理论基础专业深入的技术技能娴熟的教学经验的教师”。广闻博学、术业专攻使工匠之师成为“t”型人才,既在某个专业领域有深厚的知识和高超的技艺,又有广博的知识面,能够跨界思考和探索;既要掌握必要的书本知识,还要在实践中培养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工匠之师既要修炼匠心,又要格物致知

“质量之魂,存于匠心。”匠心就是让我们用一种坚定的精神、一种执着的信念来处于人世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如果没有匠心精神,总是差不多就行,就无法生产出消费者满意的优质产品,难以创造出中国质量、中国品牌。

作为工匠之师,除了修炼匠心,也要做到格物致知。钻研、学习和观察事物要细致入微,用心揣摩,从而悟出道理、掌握规律、熟化技能,传授职业之技,培养出更多又专又精的工匠,推动中国制造不仅物美价廉,而且品质卓越。

总之,工匠之师要动脑动手、知行合一,把专一、专心、专注、专业融入教学和工作的每一项任务、每一个细节,打磨出更多的精品,做中教,做中学,培养出更多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的工匠,缔造出高水平的中国制造。(作者:曹烨系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教师研究院教授)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71010日第9

网站地图